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11月15日电12日,“突厥国家组织”成立,这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找到当“老大”的感觉。当天,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、阿塞拜疆、哈萨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五国领导人共同出席成立仪式。
为此,我们独家专访了丝路新观察智库成员、新疆社科院中亚所前所长潘志平教授。
潘志平教授指出,“突厥国家组织”的成立,意味着有大国野心的土耳其势力得到新的扩张。
潘志平教授说,土耳其孜孜向往加入欧盟,但却总是被欧盟断然拒绝。苏联解体后,土耳其为从高加索到中亚出现了一些“突厥”小兄弟国而惊喜。于是,从操作突厥语国家的“论坛”(Саммит)起家,搞了20年后就升格为“委员会”(Совет);第三个十年的今天,再升格为国际“组织”(Организациия)。显然,它已插手进入到了俄罗斯的“特殊利益区”。埃尔多安甚至还有远期设想,他有意组建“突厥军事联盟”和“突厥联军”,其野心已按捺不住!
对此,潘志平教授认为,埃尔多安是土耳其少有的“强有力”总统。近年来,他领导的土耳其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。2020年,他公开站在突厥国家—阿塞拜疆一边,既为其摇旗纳喊,同时还积极加入纳卡战争。
2021年春,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发生边境冲突,其实冲突并不特别严重。可土耳其立刻站队“拉偏架”,公然支持所谓的突厥国家—吉尔吉斯斯坦。
自2003年以来,埃尔多安两次连任总理、两次连任总统,其国内政绩是土耳其人均收入翻了三倍。他国际外交上四面出击:与俄交战叙利亚,出兵伊拉克,参与利比亚战争,直接介入阿塞拜疆-亚美尼亚纳卡争端,甚至试图填补美军逃离的阿富汗真空!
潘志平教授指出,实事求是地说,推动组建“突厥国家组织”的,远不止埃尔多安一人,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,更是重要推手之一。
潘志平教授说,必须指出的是,纳扎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政治家,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,对中哈传统友好关系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,但这只是他的一面。而他的“泛突厥情怀”,则是人们还不大注意到的另一面。
潘志平教授指出,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,纳扎尔巴耶夫就小心翼翼地表示过“突厥斯坦联盟”的构想,曾引起轩然大波。后来,纳扎尔巴耶夫认真地表示:泛突厥主义意味着“用另一个老大哥(指土耳其)取代这一个老大哥(指俄罗斯)”,不可取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对“泛突厥情怀”的放弃。
1999年,纳扎尔巴耶夫出版了专著《在历史的长河中》,特别强调“哈萨克草原是伟大突厥家的一部分”。
2017年,纳扎尔巴耶夫在一论坛上讲道:“正如凯末尔所说,是时候了,所有突厥人团结起来了!阿尔泰和地中海之间生活着2亿多兄弟。如果我们团结起来,那么我们将成为世界上非常有效的力量!”要告诉所有国家的突厥人应该团结起来,所有突厥人的故乡都在哈萨克斯坦,目前为止,突厥人称呼最好的骑兵为“哈萨克人”。
2018年11月,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其卸任前夕,发表署名长文《伟大草原的七大发明》中说:哈萨克斯坦是“突厥世界的摇篮”。由于在“突厥”事业上的巨大“贡献”,纳扎尔巴耶夫当选“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”荣誉主席,被埃尔多安授予突厥世界最高勋章,并享受“公认的世界级领袖”,“突厥一体化总设计师”(Архитектортюркскойинтеграции)之“美誉”。
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强调突厥一体化,是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。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在2021年3月31日召开的“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”线上峰会上致辞说:我们的目标是使“突厥世界”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地区之一。
纳扎尔巴耶夫的“泛突厥情怀”,应是一种强烈民族意识的表现,“泛突厥情怀”将他的祖先认定为塞种、匈奴和突厥,有将其“伟大的草原之国”壮声势之意。而归根结底,是为哈萨克斯坦这样“迟到了的”民族国家(现代国家)的文化建设而精心图谋策划。
但无论如何,“突厥国家组织”的成立,这是一件大事,标志着国际“泛突厥”形成了某种“气候”。
“突厥语合作委员会”更名已酝酿多年,首先,它不再要那个“突厥语”遮羞布,直接就用“突厥国家”,在更名时至少有三个选项:
其一,突厥国家组织(Организациятюркскихгосударств);
其二,突厥国家联盟(Союзтуркскихгосударств);
其三,突厥联盟(Тюркскийсоюз)。
第二、三选项“联盟”(Союз)是土耳其的意思,第一选项则是纳扎尔巴耶夫的选项“组织”(Организация),看来纳扎尔巴耶夫的指示成令。其实,土耳其的泛突分子最喜好的是“大图兰”(ВеликийТуран),但那只是他们的幻梦。
在俄罗斯看来,它要化解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集安组织,还有中俄共同打造的上海合作组织。此外,它一再将俄罗斯的鞑靼斯坦等地区纳入“突厥世界”,被认为是分裂俄罗斯。这个“突厥国家组织”成立,标志着反俄联盟已成现实。
潘志平教授指出,“突厥国家组织”的成立,及其“泛突厥”现象,不可避免会对新疆产生某种影响。但早在2018年11月,时任新疆党委常委、新疆副主席的艾尔肯·吐尼亚孜(现任代主席)就引用大量史料,撰文明确指出,新疆维吾尔先民不是突厥人,更不是土耳其人!
艾尔肯·吐尼亚孜代主席文章,深刻分析了新疆维吾尔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。得出了重要结论:历史上维吾尔族先民与突厥的关系,是被奴役和奴役的关系!新疆维吾尔族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。
潘志平教授说,面对中亚地区这一波“泛突厥”鼓噪,新疆维吾尔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,切不可被其“蒙蔽”。
潘志平教授强调,面对这个号称“突厥”的种族组织,我们需要保持“战略定力”,静观其变,并认真观察其未来发展及其走向。主要观察点有三:
一是,看该组织如何定义“突厥国家”?原先是“突厥语国家”,指主体民族是操突厥语的国家;现在是不是意味着:这些国家、地区的人们(народы)在历史文化乃至种族血统上属于“突厥世界”!
|这就是所谓“突厥世界”的“大家庭”
二是,注意土耳其的“泛突者”,他们鼓吹的由“两个国家一个国族(突厥)”,从此实现了“六个国家一个国族(突厥)”,进而继续扩大,直至“突厥世界”的四十个国家地区,一个国族(突厥),拭目以待的,是将“国家”如何突破成“地区”,成为“泛突厥”的新领地。
三是,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是,藏身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“东突”组织成员将如何投奔这个“突厥国家组织”的“怀抱”。